新闻首页 行业新闻 罗浮药谷新闻 药市动态 物流动态 会展信息 药学频道
您目前的位置:罗浮药谷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、黎磊石的传奇人生
 
栏目:行业新闻  加入时间:2007-6-13 9:54:02  来源:解放军报  浏览:1812   发布投稿
 

高铭华摄

    金陵中山东路,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一幢褐红色四层楼古朴端庄,楼顶两边竖立着两块醒目的牌子——全军普外研究所和全军肾脏病研究所。

    一楼两主。西边普外研究所所长是哥哥黎介寿院士,东边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是弟弟黎磊石院士。兄弟俩同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。

    入夏以来,这幢楼里喜讯频传:5月2日,普外研究所收到英国伦敦帝国大学请求派学生进修的来函;5月23日,肾脏病研究所接待了美国布朗大学6名专家来访。

    历史的万花筒,折射出一个国家医学科技进步的缩影。兄弟院士攀登世界医学高峰的历程,正是一代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生动写照。

    一个把肾脏病研究推向世界前沿,一个开创了亚洲小肠移植先河。兄弟院士以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,不断向世界医学高峰攀登

    1982年,黎磊石赴澳大利亚参加第二届亚太地区肾脏病学术会议。由于当时中国肾脏病研究水平较低,他作为会议代表却没有登台发言的资格。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:中国人一定要在世界肾脏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!

    起步维艰。当时,医院科研条件十分简陋。没有荧光显微镜,他就将荧光灯和普通显微镜组装在一起,替代昂贵的荧光显微镜做实验;没有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,他就找来水浴锅,人工操作,获取分子生物学数据。

    试验,失败,再试验,再失败……在简陋的实验室里,黎磊石和助手们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,取得了一个个试验数据,推出一项项医疗科研成果。

    当时,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60%以上。黎磊石在研究中发现,这种病主要是血液里会快速产生毒素。他从连续性血液净化入手,采用体外循环治疗技术,连续不断地清除患者机体内的有害物质,获得了成功。

    随后,他又将这一技术用于严重感染、创伤及中毒病例的救治,并在国际上首次将血浆免疫吸附用于脂蛋白肾病的治疗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。接着,他又将这项技术成功运用于狼疮性肾炎治疗等领域。

    黎磊石在肾脏病治疗领域,用2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40年发展道路,填补6项肾脏病研究领域国际空白,使我国肾脏病研究和治疗进入世界先进行列。1990年,黎磊石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国际肾脏病学会理事。1993年,他被国际肾脏病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。他多次应邀到美、英、日等国进行学术交流,并多次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执行主席。

    2005年3月,第十届国际血液净化学术会议在圣地亚哥召开,黎磊石再次担任大会执行主席。会上,巨大的屏幕上打出令中国人骄傲的字眼:“血液净化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未来——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”。黎磊石洪亮的嗓音在会场久久回荡,台下掌声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在黎磊石走向国际医学舞台同时,黎介寿也向世界医学高峰发起冲刺。他把目光盯向了另一个世界医学难题——小肠移植手术。

    器官移植是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。20世纪60年代肾移植等成功应用于临床,1989年澳大利亚进行了世界首例活体肝移植。然而,惟独小肠移植尚未成功。

    这是一次历时8年的艰难跋涉。

    黎介寿先从解决动物手术后存活难题开始。他买来两头猪,把铺盖搬进实验室,与猪为伴,饲养、观察、开刀、护理,不间断地记录和分析着每个相关数据。

    动物移植手术的成功标志是成活100天。一天晚上,一头术后已成活80多天的猪腔静脉管突然脱落,尽管黎介寿带着学生连夜实施紧急手术,还是没有抢救过来。

    事实无情:两头猪手术后一头活了82天,一头活了97天。

    攻关受挫,黎介寿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沉重。这时,有的学生对他说:“亚洲很多一流医院都没有涉及这个领域,我们搞了3年多也没有多大突破,还是放弃吧!”

    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。黎介寿说,发达国家一些人瞧不起我们,那是因为我们落后,但我们能甘于落后吗?要攀登医学世界高峰,就必须有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。

    1992年2月14日,经过1900多个日夜攻关,黎介寿终于首次获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日子。1994年3月12日,一名叫杜新平的女青年被推进手术室。她患的是短肠综合症。黎介寿站在手术台旁,果断地打开患者腹腔,取肠、修肠、缝合,11个小时后,一段250公分小肠接到她的肠子上。

    手术的成功,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“零”的记录,使我国器官移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南京总医院成为亚洲惟一能施行这一移植术的医院。

    2003年,黎介寿还填补了亚洲肝肠联合移植领域的空白。同年10月,他又成功进行了亲体供肠肠移植,完成了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。

    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,世界著名外科专家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虔诚地对黎介寿说:“您是目前世界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,我们敬佩您。”

    一个在自己身上开刀试验,一个不顾生死亲口尝毒草。兄弟院士以病人需要为课题,紧贴临床实际攻关不止

    一场大雪覆盖了南京城,这年冬天特别寒冷。一位13岁的姑娘被担架车推进普外科。这位姑娘患严重肠瘘,尽管黎介寿和他的同事进行全力救治,不久她还是离开了人世。

    作为一名主治肠道疾病的医生,花季少女渴求的目光,在他眼前不时闪现,他控制不住流下愧疚的泪水。

    肠外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,当时死亡率高达50%-60%。病人的需要,就是我的科研课题。黎介寿从控制感染、肠液管理等研究人手,对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发起冲击。一天,他发现有个医生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,顿时,一个念头冒了出来:能不能用胶水把肠子瘘口粘合起来?

    这个大胆的设想,既令人兴奋,也令他担忧。胶水是化学物质,对人体是否有负作用?试验在自己的身上进行。碘酒、药棉、胶水、纱布,一切就绪,黎介寿关上房门,举起手术刀,一条两寸多长的口子在左大腿划开了,殷红的鲜血汩汩而出。

    他将事先调剂好的胶水,一滴一滴地向伤口涂抹……

    作为医生,他知道如果出现化学反应,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后果。可是,为了试验数据,为了肠瘘患者,他义无反顾。天道酬勤,一连攻克感染、营养、肠液管理等难关,肠瘘治疗终于获重大突破。

    随后,他又将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,使短肠综合症、重症胰腺炎、放射性肠炎等患者治愈好转率达96.4%。目前,普外科已成为国内惟一的肠瘘治疗中心,形成了肠瘘、移植等12个临床医学研究方向。

    相同的追求,演绎了类似的经历。哥哥黎介寿在自己身上开刀做试验,弟弟黎磊石不顾生死尝毒草。

    现代肾脏病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,30年前几乎是一片空白,曾被列为10大死亡病因之一。一直从事着热带病和血吸虫病研究的黎磊石,毅然走进这个全新领域。

    病之所需,力之所能。黎磊石决定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索肾脏病治疗的新路。一次,他在查房时发现,一位用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,治疗前并发的严重蛋白尿突然消失了。

    这个偶然的发现,激发了他的创新灵感。存在蛋白尿是肾脏病的表征,雷公藤能否治疗肾炎呢?带着探索医学奥秘的喜悦,他翻开一本本医学书籍,查阅了《本草纲目》等资料,却均无记载。

    雷公藤属毒性中草药,易引发急性中毒,严重的可导致死亡。为证实雷公藤对肾炎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,黎磊石决定自己先试一试。听说他要亲口试药,身边的人都想不通:“你经常劝导病人要珍惜生命,怎么自己拿生命开玩笑呢?”

    “神农为了治病尝百草,我尝一草又何妨!”黎磊石坚定地说。

    黎磊石用雷公藤煎汤,大胆试服,剂量由少到多……他注重科学,更注重科学思维所派生出来的理性感觉。结果表明,雷公藤根部毒性适中,能利尿、消肿,对蛋白尿具有治疗作用。接着,他将雷公藤成功推广到临床治疗,使慢性肾炎有效治疗率达84%。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轰动。

    此后,他又将一批中草药应用于临床治疗,开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新路。


 
上一条:卫生部严厉监管社团 学术团体应以牙防组为鉴
下一条:某保障旅药材排训练活动带来的深刻启示

·南京总医院黎介寿、黎磊石兄弟院士的人才方阵
·南京总医院两兄弟院士的无垠之爱


推荐新闻
更多>>
投资指南 医药流通中心 药品加工基地 药材种植基地 华南药品物流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