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首页 行业新闻 罗浮药谷新闻 药市动态 物流动态 会展信息 药学频道
您目前的位置:罗浮药谷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药市动态 > 正文
进口药冲击民族医药业 前景令业界担忧
 
栏目:药市动态  加入时间:2007-5-8 15:19:44  来源:卫生与生活报  浏览:1055   发布投稿
    治疗一次感冒用去百余元,住院一月花费万余元,这恐怕已不算新闻。治病缘何如此昂贵?除了近年来药品涨价因素外,眼下服药流行的“崇洋”现象,也是导致药品昂贵的症结之一。
 
     “洋药”已与“国药”平分秋色,增势令人惊叹
 
    自1980年日本大冢公司率先在天津建立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后,医药合资企业在我国“遍地开花”,目前我国的医药合资企业已经超过1500家。统计资料显示,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进口药品不足3000万美元,80年代后连年攀升,1985年为7765万美元,1990年达39527万美元。到2001年,我国药品销售总额为2500亿元人民币,其中进口药占20%,三资企业药占30%。这样的比例还不包括通过走私大量涌入我国的“水货”药品。
 
    进口药冲击了民族医药业
 
    各类进口药品的蜂拥而来,使本来被誉为“朝阳工业”的国内医药行业面临严重冲击。有关人士认为,除了资金匮乏、产品老化、低水平重复和管理滑坡等原因外,进口药品高价格造成的以药养医、回扣成风等负面效应是冲击民族医药的“杀手锏”。
 
   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,用什么药由医生说了算。
 
    有关专家认为,现在医生开进口药、开贵重药处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。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。医生的收入往往同医院的创收挂钩,从而促使医院使用三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及进口药品数量居高不下。在客观上,受国力、财力影响,国家对医院财政拨款严重不足,药品收入成了弥补不足部分的一个重要途径。就有些医院收入组成比例而言,医疗技术费仅占10%,设备诊断费占20%,而药品收入则占到70%,药品收入无疑成为“以药养医”的补偿机制。而进口药便成了创收的“敲门砖”。例如头孢类药,国产药单价不到3元,而同类合资企业药单价却高达90多元,其对比收益就不言而喻了。
 
    进口药还是滋生药品回扣的温床
 
    药品回扣风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此后愈演愈烈,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。从回扣的“含金量”来看,进口药的回扣率比“国药”要高出1倍多,如“国药”的回扣率按15%计算,进口药的回扣率则在30%的水平。如按回扣金额计算,差距更大,如一盒10元的国产药,回扣金额是1.50元;而同样品种的进口药50元一盒,按上述回扣率计算,回扣金额则高达15元。
 
    进口药的回扣还表现在各种巧妙的手段上,既有赤裸裸的现钞回扣,也有羞答答的“恳谈会”、“回访会”、“有奖征文”,还有诱人的出境旅游、冠冕堂皇的“教育资助基金”,让有关“实权派”人物不花一分钱,就能圆了学士、硕士梦,甚至戴上博士帽等等。
 
    以药养医,回扣成风,养肥了进口药,也使民族医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了下风。

 
上一条:西安市实行医院信用档案制度
下一条:药品广告不得含有“安全无毒副作用”等内容

没有相关信息


推荐新闻
更多>>
投资指南 医药流通中心 药品加工基地 药材种植基地 华南药品物流中心